会员书架
首页 > 重生红星之路 > 第240章 走私

第240章 走私(第2/2页)

目录 加书签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纸上,还是连篇累牍的报道了这件事。

    日伪军的喉舌也不甘寂寞,连连发出通电,声称一定要活捉秦飞,严惩这支杀害大日苯皇军的部队!

    可是日军在报纸和电台上叫嚣得那么厉害,实际行动却迟迟不见。

    事实上,日军司令部已经动过派重兵来剿灭这支军队的念头了,可是最后却又取消了行动计划。

    原因之一,与日苯国内政治局势有关,由于走马灯似的内阁更迭,致使大本营的对华军事政策一变再变。

    司令部也拿不准这种战略相持阶段,日方在局部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,究竟是利大于弊,还是弊大于利。

    主张立刻出兵剿灭这支对帝guó军队威胁极大的激进派,与反对出兵、理由就是避免再次全军覆没的保守派之间,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辩。

    这一辩,就辩到了1940年7月,在经历了平沼骐一郎、阿部信行和米内光政几任内阁的更迭之后,近卫文麿再次出山组阁。

    在近卫的这次组阁中,强硬派军国主义分子东条英机被起用为陆相。

    东条英机这个战争狂人一上台,对华军事政策立即就变得激进起来。

    秦飞一直密切注意着这个时间节点,就在东条英机上台的第三天,华松军分区就发布了一则声明。

    华松八路军在声明中说,他们只想好好的经营现在的根据地,恢复华松县的民生和经济,无意扩大战果,希望日苯军队不要来捣乱,否则桥本环太郎就是榜样!

    虽然措词严厉,但中国人也罢,日苯人也罢,都能从中听出示弱的意思,“无意扩大战果”,不就是不想打了嘛?

    日苯人怎么想不知道,但是中国人,尤其是老百姓的反应非常大,纷纷指责华松军分区向日寇妥协。

    秦飞知道,这里面肯定有国明党当局的手笔,目的自然是诬陷八路军保存实力,消极抗战。

    那既然秦飞知道,为什么还会将把柄主动送到敌人手上呢?

    自然是掩人耳目了!

    这一年多来,华松军分区可以说是举步维艰。

    自从番公开后,国明党当局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封锁。

    鬼子就更不用说了,凡是与华松县有来往的商家都被受到严厉警告,不许与华松县做生意。

    而华松县又处在日军和晋绥军占领的县市中间,周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盟友,日子不用想都知道过得很艰难。

    但是,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看到的,事实上,华松军分区的日子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。

    以廖禹杰为首的晋绥军将领和日苯人皆以为,只要扼住华松县对外经贸交流、也就是畜牧业发展的咽喉要道,华松县的经济就会崩溃。

    而靠这个养活的华松县八路军,自然也就会因为缺乏给养而难以为继。

    可是谁又会想到,华松军分区的真正经济来源,根本就没有在华松县,洽洽是在对他们严防死守的晋绥军和日军占领区,尤其是日军占领区呢?

    在这一年多里,卸掉情报工作的李全友轻装上阵,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,在商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。

    这么可能说太笼统了,有点儿新闻联播的味道,具体到地名大家就能听明白了。

    除了华松县周边的洪光、焦西、邱山等县有一半以上的生意被李全友他们垄断外,以情报处的名义开设、但却完全由军需处自己经营的店铺也遍布山西、山东、河北、河南等少。

    不过因为是在抗战时期,各地的经济都不同程度的处于崩溃的边缘,正常经营赚不到多少利润。

    但利润再薄,蚊子腿多了也能凑够一盘。

    但这些都只是小头,秦飞之所以要让李全友开这么多店,不过是方便物资的转运而已。

    也就是具有这一时期特色的“洗钱”!

    洗什么钱?

    当然是走私货物赚来的钱!

    还有货!这个才是重点。

    凡是被日军列为管控物资的东西,都是华松军分区走私的对象。

    那这些走私的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呢?<!---->

加入书签

目录 加书签
返回顶部